吉林艺术学院

教学团队

Teaching Team

2011年省级优秀团队(音乐表演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一 、团队依托的学科专业情况
本团队依托的学科是吉林省重点学科音乐学(吉林省第二批1998年),依托的专业是音乐表演专业(1958年设立),1993年设立音乐学硕士点,其中音乐表演专业被评为“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与我省其他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相比,本团队做为吉林省最早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团队,在师资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拥有一批在东北三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如:我院终生教授、中残联副主席、著名盲人二胡演奏家甘柏林,他演奏的《漂泊者之歌》荣获2003年度中国唱片社“金唱片奖”。 同时,又是吉林省首批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开设艺术硕士教育点的高校,教育点几乎含盖所有音乐表演专业方向,培养高精尖的音乐表演人才。
教师及学生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的数量和档次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如:单簧管教授金秀吉不仅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还在2004年组织策划了长春国际单簧艺术节,有来自世界各国的30多位专家和1000多位业内同行参加艺术节活动;2009年和2011年本院成功承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得到市领导及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在艺术节钢琴大赛中,我院学生段弛获得第二名。此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吉林艺术学院的学术地位,扩大了长春在国际音乐界的影响,同时为长春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团队的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主题来进行,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是团队及专业发展过程中永恒的追求目标。在师生们共同努力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团队培养的学生质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音乐表演艺术人才。如;国家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刘云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刘兴辰;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尹爱青;大连音乐学院副院长郭松;中央民族乐团青年琵琶表演艺术家赵聪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我院赢得了良好声誉。
团队拥有一批在东北三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共由48人组成,职称结构为: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讲师13人,助教6人。学历结构为:博士4人,硕士20人,其中9人在欧洲著名音乐学府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并取得硕士、博士学位。    
团队带头人胡广权: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表演“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带头人、中国音协大提琴学会常务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吉林省文联“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第五届全国大提琴比赛评委。胡广权担任音乐学院教学副院长,负责本科教学及硕士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上任以来,他主持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大力推进教学实践的进行。组织了400多期的“星期音乐会”;成立了实验民族乐团;爱乐管乐团;爱乐交响乐团,并亲自担任交响乐团团长,组织教师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近期还成立了爱乐合唱团,此团今年获得了全省合唱比赛第一名。
重视国内外艺术家之间的交流,鼓励教师进行教研、科研活动。先后邀请了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的艺术家,教育家来我院讲学、举办音乐会。特别是近三年成功的承办了两届中国-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此项活动不仅提高了吉林艺术学院的学术地位,扩大了长春在国际音乐界的影响,同时为长春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今年艺术节钢琴大赛中,我院学生段弛还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此外,胡广权副院长还是我国著名大提琴表演教育家。他培养了许多青年大提琴表演艺术家,都活跃在国内外一流交响乐团和学校。如文化部第四届全国大提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获得者董瑶,第五届全国大提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获得者鲁鑫等。
 
二 、团队教学特色和教学成果
团队建设了一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师资梯队,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先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教学质量提高为中心、以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为支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设施建设为保障的适合本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体系。
创新及特色:
(1)雄厚的师资力量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本专业有一批在东北三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教师及学生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的数量和档次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
(2)以实践带动教学。音乐表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精心策划并实施了星期音乐会,高雅音乐进校园及百校美育工程。
(3)新办专业方向发展态势强劲。特别是流行音乐演唱与现代器乐专业,自2006年招生以来,教学、实践、科研、创作、对外交流等方面,均体现出空前活跃的状态,多次在国家最高级别比赛中获大奖。
(4)艺术硕士点专业方向齐全,几乎含盖所有音乐表演专业方向。
教学成果
1)在教研项目《综合艺术院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扩展与重构》的带动下,本教学团队从明确培养目的、合理化课程设置、科学化内容结构,到落实具体的教学方法、改进教育教学方式,都是将音乐表演教育立足于现实社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国内外高等艺术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考试内容及方法比较研究》的教研项目,使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进行了科学的改革。
(2)结合音乐表演专业特点,实践教学成果取得了突破进展。
(3)为确保实现培养目标,团队教师同时强调走出校门,签订了吉林省交响乐团、吉林省民乐团两个校外实习基地。学生随团多次参加了国内外大型公演,特别是在2006年还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吸取知识营养和表演经验。
(4)经过教学改革,教师对课程进行调整,产生了一批精品课及省级优秀课:省优秀课程《二胡演奏 》《单簧管演奏》《声乐》,省精品课程《视唱练耳》,以及获得了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的《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都是教学改革收获的丰硕成果。
以实践带动教学,以展演 检验教学
    音乐表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精心策划并实施了星期音乐会,大学生艺术节,参加了高雅音乐进校园及百校美育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 拓展和培育新的专业方向
注重教学研究和教学建设,获得一批优秀教学成果
4.学术交流,2004年单簧管教授金秀吉组织策划了长春国际单簧艺术节,有来自世界各国的30多位专家和1000多位业内同行参加艺术节活动。近三年,成功承办了两届中国-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学生段弛获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钢琴大赛第二名。
三、设备设施,国内一流
整个教学团队近几年来在教学基本设施建设上花大力气、下大工夫极大地改善了教学基本条件,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现有实验室总面积为2005(m2),实验室人员配备共13人,仪器设备共225(台、件),总设备价值2916688元。其中有视听欣赏室、MIDI工作室、音频工作室、数码钢琴工作室、电子音乐工作室、网络教室、形体教室、音乐厅、多功能厅、合奏室、琴房。主要仪器设备有钢琴、电钢琴、计算机、录音系统、摄录器材等15类。
图书资料丰富。作为文献信息中心,资料室建设在整体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资料室拥有音乐类藏书30余万册(包括学校图书馆),专业资料光碟3000余张,并长期订购《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 《人民音乐》 《音乐研究》等主要专业期刊和重要图书。充分满足了教学实践需要。
 四 、团队建设
以学科建设为先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教学质量提高为中心、以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为支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设施建设为保障,构建适合本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
近期: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保持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学科知识,学缘及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和业界影响等领域的优势地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支持音乐表演专业教师参与国际、国内比赛以及相应学术团体的各类活动。
中期:积极创造与国际、国内的相关院校和机构加强专业交流的机会,保持教师具有广阔和前瞻的学术视野,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强调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
长期:不断加大专业建设资金投入,将音乐表演专业团队建设成为在国内同级院校中领先,并在国内艺术院校中享有盛誉的音乐表演专业团队。
在未来3-5年内,团队力争做到在国内最具权威性的音乐比赛中获得最好成绩,申报1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2门,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