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艺术学院教学工作简报
2015年第二期(总14期)
吉林艺术学院教务处 2015年4月25日
本 期 要 目
学校教学工作动态
教学运行方面
我校本科专业首轮现场评估工作圆满完成
教学建设方面
我校提交的“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建议”受到教育部《教育成果要报》通报表扬并采用
我校举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重点课题开题论证会
我校申报省教育厅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选题方向
开展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宣传推广工作
教学评估方面
组织2015年上半年校内学位英语考试前期工作
实践教学方面
召开创新型艺术人才申报台湾艺术大学交流生遴选会
高等教育研究所方面
我校参加2015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工作会议
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课题申报组织工作顺利完成
开展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结题工作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度高教科研课题申报组织工作顺利完成
开展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库推荐工作
组织省第九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
《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研究》期刊第五期编辑工作顺利进行
学院教学工作动态
教学工作
新媒体学院召开毕业论文中期检查会议
学术交流
戏剧影视学院特邀山东艺术学院丁建军教授来我院讲座及教学交流
全国设计“大师奖”宣讲活动暨高等院校国家标准专业建设与创新教育论坛在动漫学院召开
云南艺术学院交流团队在舞蹈学院召开教学交流研讨会
展演活动
音乐学院教师室内乐团室内乐音乐会在音乐厅精彩演出
美术学院“绘境文心——胡悌麟作品文献展”隆重开幕
戏剧影视学院2012级艺术硕士毕业大戏《物理学家》精彩上演
流行音乐学院举行《NEW TRIP》2011级毕业音乐会
流行音乐学院举办《Say something》演唱会
流行音乐学院举办刘达峰爵士小号音乐会
实践教学
设计学院2013级陶琉班外出写生
设计学院师生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人才培训
交流活动
音乐学院孙冬冬副教授赴朝鲜参加文化交流演出
我校本科专业首轮现场评估工作圆满完成
为全面掌握我校本科专业办学情况,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且为2017年由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奠定良好基础,教务处在学校主要领导的亲自指导下于近日圆满完成了我校本科专业首轮现场评估工作。
该次涉及我校主要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品牌专业的评估工作历经近半年的前期准备,各相关学院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陆续开展了专业自评工作,完成了专业自评报告的撰写和相关佐证材料的统计工作。4月15日-24日,我校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绘画三个专业接受了省内外专家的首轮现场评估考察,评估工作圆满完成,收效显著。
为确保此次专业评估结果客观性与可信力,每个专业的专家组由3位专家组成,其中,国内该专业领域权威专家2位,省内教学管理专家1位。
表演专业邀请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浥教授、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院长丁建军教授、原长春工业大学校长程士瑛教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邀请了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郭振山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曹方教授、长春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占礼教授,绘画专业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毕建勋教授、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徐宝中教授、长春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占礼教授。
专家组通过听取专业带头人汇报,参观考察实验室、工作室、实习基地、教研室等场所,召开座谈会,听课看课,调阅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审查相关佐证材料等工作,对我校表演、视觉传达设计和绘画三个专业进行了现场评估考察。
专家组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着重对以上三个专业的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考察,在肯定各专业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忠恳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专业评估工作成效显著,各参评专业经过此次“自我诊断”式的评估之后,更加明确了本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为各专业今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以上三个专业现场评估工作的圆满完成,既为我校即将全面开展的专业评估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标志我校正式进入了2017年由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活动的预备阶段。下半年,全校其它符合条件的专业都将按照以上标准与程序完成评估工作。
(教务处 张明)
我校提交“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建议”受到教育部《教育成果要报》通报表扬并采用
2015年4月7日,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办的《教育成果要报》发布《关于对组织和撰写< 教育成果要报>作者通报表扬的通知》,全国共有36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受到表扬,9所院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还同时被教育部采用,我校是其中被采用的唯一一所专业艺术院校。
郭春方副校长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的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以当前制约着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就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和指导、评价标准、专业招生资质、艺术大学建设、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反映出我校对当前高等艺术教育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和深入思考。
据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办的《教育成果要报》是服务党和政府决策的内部参阅刊物,主要探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重推介对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应用研究成果。创刊以来,《教育成果要报》越来越引起高层领导重视,得到中央领导和教育部领导多次批示,为推动教育科研发展、服务党和政府决策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此次关于“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建议”教育成果要报被教育部通报表扬并采用,是我校推进高等艺术教育重要现实问题研究的一次具有意义的新尝试,也是我校建设吉林省艺术研究基地和艺术智库的一项新突破。
(教务处 任慧丹)
我校举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重点课题开题论证会
2015年4月13日,郭春方副校长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重点课题“综合艺术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IA140313)举行了开题论证会。
会议邀请了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杜亚丽担任评议专家组组长,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周颖华、东北师大教科院前副院长杨兆山教授、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宋辉和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朱臣教授担任评议专家组成员。课题组成员郑艺教授从课题研究的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目标、研究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汇报。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该项课题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及研究团队的实力;同时也对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设性建议,建议课题组进一步清楚界定课题研究的内涵与核心概念,体现综合艺术院校的特征,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办法。
课题组在听取了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表示将根据专家意见,在原有研究计划框架下,对研究方案做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保证高质量完成研究工作。最后,专家评议组一致同意通过该项课题的开题报告。
(教务处 乞佳)
我校申报省教育厅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选题方向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高教强省建设进入新五年建设周期的关键之年。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工作重点,我校2015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将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一是以“教育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主题,申报《高等艺术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二是以“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为主题,申报《高等艺术院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必要性研究》课题;三是以“高校转型发展”为主题,申报《综合艺术院校设计类专业转型发展研究》和《综合艺术院校美术类专业转型发展研究》两项课题;四是以“高水平学科、品牌专业和课程建设”为主题,申报《艺术院校选修课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课题;五是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主题,申报《综合艺术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课题。
我校重视并积极参与教研立项选题申报工作,结合吉林省推进高教强省建设工作重点,立足基础性、全局性、示范性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谋划和思考选题,坚持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推动高校转型发展,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务处 任慧丹)
我校开展省级教学成果奖宣传推广的工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宣传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育厅函[2015]1号)精神,进一步发挥我校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动我校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省级教学成果奖宣传推广的工作: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获奖成果活动,为获奖项目搭建推广交流平台;二是汇编优秀成果;三是在教务处网站上开展专栏宣传。
我校高度重视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认真部署和组织落实,结合本校自身实际切实加强领导,通过广泛宣传和推广优秀获奖成果,激励各教学单位更加积极地围绕教学开展深入的改革研究,不断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务处 蒋明)
召开创新型艺术人才申报台湾艺术大学交流生遴选会
4月15日上午,创新型艺术人才申报台湾艺术大学交流生遴选会在A座四楼会议室召开,学校副书记韩春雨、副校长张东航、副校长高新、教务处长郑艺、学工处长苏兴军、计财处长李庆河、国际合作交流处长李芳担任此次遴选会的评审委员。14名学生进行了限时3分钟的PPT现场陈述及答辩,经过投票,共遴选出来自美术、设计、新媒体4名学生为赴台交流生候选人。
我校与台湾艺术大学于2014年签署友好校际关系,遴选创新型艺术人才赴台交流是推进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培养工作的又一举措,是进一步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新探索。
(教务处 王衍婷)
组织2015年上半年校内学位英语考试前期工作
2015年5月17日,我校校内学位英语考试在表演、造型、综合、城市四大校区同步进行,此次考试共设86个考场,有2500余名学生参加。
为确保考试能够安全、顺利的实施,学院相关部门对此次考试高度重视,做好了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各校区、考场进行查看,并安装考生指纹识别系统,准备并分配各考区考场的屏蔽器、指纹头、金属探测器、手机保管袋工作;相关部门也组织分配监考人员、开取考务会,并对学校考区考场及周边安保工作进行了部署:对四大校区进行封校、封楼,对其周边设置警戒区和缓冲区,并要求进校人员必须凭证件方可入校;对考生也实行凭三证(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入场,考生经楼门口、考场门口两次验证后,还需对考生进行金属探测、指纹验证,方可进入考场。在此次考试前期工作中,学校各部门之间做到了认真严谨的充分准备和相互配合,使得前期准备工作得以井然有序地进行。
(教务处李玉明)
我校参加2015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工作会议
为强化我省高教学会职能,推进我省高教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4月8日至9日,2015年吉林省高教科研工作会议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召开,我校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高新教授受邀参加省高教科研工作会议。会议主题为“推进新型教育智库建设提高高等教育科研水平”。
会议上,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总督学孙鹤娟、教育厅高教处和科研处的领导作出讲话,省教科院副院长杜亚丽、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周颖华做工作报告,东北师范大学刘建军教授作了“高等教育科研管理”专题报告。会议结束后我校立即传达其重要内容:一是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决定本年度启动高教科研课题立项工作;二是吉林省高教学会专家库建设工作;三是加强省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四是《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期刊改革工作。
(高等教育研究所 姜通)
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课题申报组织工作顺利完成
2015年度立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发展教育科学理论服务的根本宗旨。此次我校申报了6项课题,每项课题都依照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内容和本年度《课题指南》,结合我校学科设置和专业教学实际来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期待学期末的课题立项确定公布通知。
(高等教育研究所 姜通)
开展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结题工作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为了加强对尚未结项课题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结题工作,提高结题的实效性,依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新)及在研课题的实际状况,告知在研项目及将要结项的课题负责人严格遵照执行。同时,对于申报结项的课题省教科办按照申报数量及研究领域聘请专家,采取答辩评审的方式对申报结题材料进行审查和评议。届时课题负责人需参加答辩,并做结题研究报告,要求以PPT形式展示,每项课题汇报时间为5-10分钟。
(教务处 姜通)
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度高教科研课题申报组织工作顺利完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推进我省高教科研事业的发展,积极配合我省高教强省战略的推进与实施,切实提高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项目研究质量,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开展的高教科研课题立项申报工作已顺利完成。此次申报工作得到我校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关注,按照本年度《课题立项指南》及申报要求,共提交8项科研课题,且选题内容极具对策性、针对性和创新性。
(高等教育研究所 姜通)
开展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库推荐工作
为将省高教学会建成有吉林特色的新型教育智库,发挥我省高校专家学者资政启民的独特作用,依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建立吉林省高教学会专家库的通知》吉高学会〔2015〕4号和《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库建设办法》文件精神,根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章程》和我校常务理事会的决定,推荐十位资深专家上报,即:我校副校长郭春方教授、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高新教授、研究生处处长朱臣教授、教务处处长郑艺教授、音乐学院院长陈吉风教授、美术学院院长刘兆武教授、戏剧影视学院院长李永军教授、新媒体学院涂中方教授、动漫学院副院长刘绍勇教授、艺术管理学院院长张旭教授。
(高等教育研究所 姜通)
组织省第九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
根据《关于开展吉林省第九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科研方面正式出版的著作和公开发表的论文、调查报告。我校届时积极组织申报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调动我校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教育科研事业发展。
近年来我校教师在教育科研战线所取得的成果丰硕累累,为此次评奖奠定了基础。通知下发后我校教师积极参与申报,共报有30篇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涵盖了艺术类各学科门类的教学研究,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教育科研研究水平。
(高等教育研究所 姜通)
《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研究》期刊第五期编辑工作顺利进行
本年度由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的《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研究》期刊第五期编辑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完善和修整。截止至5月,收到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多篇,研究内容不仅涉及范围广泛,而且论题深刻,也可以看出教师们对其刊物的认知度加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研究》期刊在我校发行的影响力。此外,本刊物将于5月下旬公布录入稿件名目。
(高等教育研究所 姜通)
新媒体学院召开毕业论文中期检查会议
新媒体学院于2015年4月13日召开了11级毕业生毕业论文中期指导会议。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副院长梁岩及各系系主任。
会议中,学院领导对11级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进行了抽查,并且梁院长对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规范,同时对毕业设计及毕业展工作进行了中期指导和部署。
(新媒体学院 张金亮)
戏剧影视学院特邀山东艺术学院丁建军教授来我院讲座及教学交流
2015年4月17日下午两点,山东艺术学院丁建军教授在现代剧场来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主讲内容涵盖了演剧本体论等方面,我院全体师生积极参与。
丁建军教授是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院长,讲座上他从哲学层面对“演剧本体论”进行了精确的阐述,对人学观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荒诞主义的戏剧存在,以及不同的人学观对创作风格、流派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刻论述。就艺术创作中的动作本体向动机本体的转变,情境与个性互动所产生的动机本体观及深刻内涵进行了充分论证。
丁教授从理论层面对演剧本体论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列举了众多经典的西方文学作品,以及在实践中如何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了详细地阐述,丁教授还对戏剧理论创作、戏剧研究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丁教授严谨的学术观点和深入浅出的经典案例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此次讲座不仅为学院注入了新的学术交流信息,还为学院表演专业的同学提供了宝贵的学科学习机会。师生们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会后将认真学习和消化讲座内容。将努力运用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戏剧影视学院 苑松岩)
全国设计“大师奖”宣讲活动暨高等院校国家标准专业建设
与创新教育论坛在动漫学院召开
4月24日,由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吉林省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设计“大师奖”宣讲活动暨高等院校国家标准专业建设与创新教育论坛在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三楼多功能厅举行。吉林艺术学院副校长马学谦、省内艺术院校领导、专家及我院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教育部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阳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博士、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专注数字影视包装和数字创业研究的郭蔓蔓教授和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创新思维理论大家王健教授主讲。
上午宣讲活动,林教授首先为我们简单介绍了“大师奖”的发展历程以及历年历届的优秀获奖作品,通过回顾“大师奖”,讲评优秀学生的作品与创意思维,林教授也与大家分享了他对教育部国家标准专业建设的一些看法与见解,就八个专业的标准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与动画学院的郭蔓蔓老师为我们做了有关电视包装创新方面的话题讲演。郭老师通过国内外优秀的电视、影视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关于媒体设计创新、栏目设计包装中如何挖掘创新点的专业角度思考,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继而,同济大学的王健教授从新思维、新创意这个角度为我们从理论支撑和视野开阔上进行了精彩演讲。王教授演讲风趣幽默,举的国内外例子经典耐人寻味,将如何制造价值、创造价值和“适者生存”概念清晰明朗的讲解出来,引来师生掌声雷动。
最后,来参加论坛会议的各学院代表及学生进行了话题交流讨论,三个专家也针对各自领域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与讨论。此次活动不仅为各个设计高校的师生带来了一次珍贵的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是使广大师生受益匪浅,开阔了视野,为广大教师专业教学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对未来道路的追求和展望!最后,各院校领导老师与三位主讲教授合影留念,全国设计“大师奖”宣讲活动暨高等院校国家标准专业建设与创新教育论坛便顺利闭幕圆满结束!
(动漫学院 徐枫)
云南艺术学院交流团队在舞蹈学院召开教学交流研讨会
4月,雪融春暖之际,舞蹈学院迎来了云南艺术学院一行五人的交流团队。两个学院一直以来既是学术上的伙伴,又是发展中的同行者,交往源远流长,情如兄弟。本次交流以教学为主,两院领导、老师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课程设置等教学环节及教学管理经验方面进行了严肃而愉快的交流,同时也在党政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和研讨。
本次交流研讨会,使两个学院在舞蹈教学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究,对于综合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进行了较深入地思考,今后两个学院会一如既往地保持良好的学术伙伴关系,并共同为舞蹈教育事业齐头并进。
(舞蹈学院 葛宗男)
音乐学院教师室内乐团室内乐音乐会在音乐厅精彩演出
4月17日下午三时三十分,由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管弦系全体教师组成的室内乐团在音乐学院四楼音乐厅举行了第一场室内乐音乐会。
1986年,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田雨春教授、胡广权教授、金秀吉教授、李晓教授、冯培教授等人自发组成了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室内乐团,秉着“发展、传承”的艺术宗旨,进行了一系列室内乐的研究、编排和演出活动。1988年,教师室内乐团曾到国家交响乐团、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延边艺术学院等各大艺术院校进行巡回演出,此次巡演在全国取得了广泛而热烈的影响。1990年,该室内乐团的音乐作品《鳟鱼》在由文化厅举办的吉林省青年新人新作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年,教师室内乐团在吉林省电视台录制的音乐作品作为吉林省艺术文化的代表作在全国各省电台中循环播放,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对我省当时的文化事业的传播交流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此次音乐会中,除音乐学院胡广权教授、李华教授和部分青年教师、研究生外,特聘请到吉林省交响乐团首席张彤彤,声部首席安晓君,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陈璐等省内精英共同演出。音乐会内容包括了莫扎特、德沃夏克、门德尔松、亨德尔等著名音乐家的室内乐音乐作品。音乐厅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所有来宾感叹于教师室内乐团高超的演奏技巧,默契的配合及对乐曲的完美演绎。
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较为集中的体现了我院近年来的教学成果和艺术水准,对我院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音乐学院 藏荣)
美术学院“绘境文心——胡悌麟作品文献展”隆重开幕
4月16日,“绘境文心——胡悌麟作品文献展”在吉林艺术学院造型校区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艺术学院主办,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吉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展出胡悌麟艺术生涯六十多年来的绘画作品近百幅、艺术文献三百余篇、实物文献百种,力图全方位展现胡悌麟的艺术创作及艺术教育成就。
此次展览划分为四大版块 ,分别是“天成之绘”、“时代之境”、“人文之文”、“师者之心”, 以文献实物与作品相结合的形式展出了胡悌麟建国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的美术作品。
开幕式上,校长马尚教授致开幕辞。他表示,本次展览是吉林艺术学院“胡悌麟艺术研究项目”第一个阶段的工作成果,通过展览既可以切身感受胡悌麟教授一生的艺术创作轨迹,同时展览又折射出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新媒体学院王晓明院长、美术学院院长刘兆武在开幕式上发言,表达了对老一辈艺术家的敬仰之情。开幕仪式后,还举办了“胡悌麟作品文献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美术批评界的专家莅临指导了此次学术盛会。
此次胡悌麟艺术文献展历经两年筹备完成,是吉林艺术学院首次自行主持策划的大型艺术文献展,以艺术分期为纵向标尺、以艺术文献的多样形式为横向坐标,不仅展示出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的光辉艺术历程,也是对建国后吉林省美术创作历程的总结回顾。
( 美术学院 许桂玲)
戏剧影视学院2012级艺术硕士毕业大戏《物理学家》精彩上演
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2012级艺术硕士MFA毕业汇报演出于4月22日、23日下午5时30分在现代剧场精彩上演。
此剧从某精神病院里接连发生的谋杀案开场,被害人都是本院的女护士,凶手都是她们所护理的病人,案情扑朔迷离、奇险诡异,而在荒诞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严谨缜密的内在逻辑,随着剧情深入,抽丝剥茧,层层揭秘,昭示出振聋发聩的宏大主题:在权利纷争的当今世界,尖端科学技术其实是一柄双刃剑,它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正直的科学家为保持良知,坚守对全人类命运的关爱,不惜牺牲家庭、爱情、自由和自己的一切。
剧场里座无虚席,世界级戏剧大师的经典剧作和我院2012级研究生的精彩演出完美的结合征服了现场的所有观众,剧终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导演李娜老师也在最后做出了精彩的总结,她感谢了到场的观众以及每一位团队成员。并邀请我院党总支书记邹毅上台讲话,邹书记对这次的毕业大戏表示了肯定,并期望同学们在未来的路上越走越远。
(戏剧影视学院 苑松岩)
流行音乐学院举行《NEW TRIP》2011级毕业音乐会
2015年4月20日、21日两天的下午三时,吉林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NEW TRIP》2011级流行音乐学院毕业音乐会在综合校区五楼M空间拉开帷幕。
此次演出由我校流行音乐学院院长孙大峰、刘向军、庞忠海、张星老师监制策划。演出在11级学生温暖感人的VCR后拉开帷幕。我校大四学生白婧曾获《星光大道》人气月冠军也参加了本次音乐会,《亲密爱人》《时间煮雨》两首朴实的歌曲展现了对时间以及情谊的另一种感悟,那些老时光时常让人去想是时间被煮成了雨水还是时间将这些骄矜的往事煮成了雨水,浇灌一切新生覆盖昨日的灿烂。入学那天的场景就像是基调处理的发黄的旧照片,但在学生们的心底却依旧鲜艳如初,在彼此记忆里对方永远是最好的模样。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三生情缘, 四季相伴,灯火阑珊处的那一次回眸。中国风歌曲《落花情》配上一袭白纱舞蹈营造出一种空山流水之意,整首歌曲终篇齐声质问苍天明月,也将整曲推向高潮,追梦追自由的心态展现淋漓,也展现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许。《Say something》《Two is better than one》《矜持》等对唱成为演出中的一大看点。
同时参加演出的还有“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学员罗景文。经过专业老师改变的歌曲《改变所有的错》《爱得得体》成为全场最大的亮点,不拘泥于从前的形式,加入了新鲜的元素,恰到好处的和声也丰富了歌曲的多元化。整场演出以范乐同学的摇滚歌曲《Working on the dream》结尾,希望2011级的的学生们有足够的燃料让火焰继续下去Working on a Dream,为了梦想努力,永不止步!
毕业不是学习生活的结束,毕业是人生新的起点。今天舞台上鲜活的新生力量,明天就是中国流行乐坛的生力军。我希望学生们继续躬耕不辍,继续在成长的道路上扬鞭奋蹄,多为母校带来荣耀的信息。
(流行音乐学院 李丹萍)
流行音乐学院举办《Say something》演唱会
2015年4月13日下午3时,流行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研究生冯琦的《Say something》 个人演唱会在吉林艺术学院综合校区5楼M空间如期举行。
为了提高学院在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院计划在本学期组织多种风格不同的演出。作为本学期第一场个人演唱会,冯琦选择了多首暨经典又具有挑战性的高难度歌曲,例如邦乔维的《Always》、惠特尼休斯顿的《greatest love of all》等,并把那种情感爆发的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得整场演出达到高水平欣赏价值!同时也对几首耳熟能详的中文歌曲进行改编与翻唱,极具个人演唱风格与特色。宣泄情感的爱情歌曲《开始懂了》,更是掀起了整场演唱会的小高潮,仿佛一段成长历程的娓娓道来。
此次演唱会的精心编排到多元化音乐风格及曲目的选择都体现了演唱者对音乐的喜爱与执着,深情的演绎更是表现出真实的情感,让在场的观众与学生们受益匪浅。
流行音乐学院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推出多场次经典及原创的音乐会,在以演代练的同时,加强大学服务社会、引导审美的办学宗旨。
(流行音乐学院 李丹萍)
流行音乐学院举办刘达峰爵士小号音乐会
4月27日15时30分,流行音乐学院研究生刘达峰爵士小号音乐会在综合校区五楼M空间举行。本次音乐会由研究生院和流行音乐学院联合主办,流行音乐学院院长孙大峰、党总支书记刘向军、副院长庞忠海以及张星老师监制策划。
音乐会由《BLACK ORPHEUS》拉开序幕,青年爵士乐教师胡超为部分演出作品编曲,外籍专家Lorelei gile 老师作为演出嘉宾带来的《Because of you》为音乐会锦上添花。此场音乐会堪称精彩绝伦,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场视听饕餮盛宴和精神享受。
(流行音乐学院 李丹萍)
设计学院2013级陶琉班外出写生
2015年3月28日至4月16日,由曲庸老师与王忠振老师带领陶琉班17人外出去山东学习陶瓷设计基础。29号到达山东淄博,去了山东理工大学并且参观了山东淄博陶瓷博物馆。30号到达福聚号陶瓷工厂,开始了为期18天的陶瓷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根据每个人的思路想法,制定了符合个人的一系列陶瓷作品,每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泥性,通过手捏成型、拉坯、泥板粘接、翻模具、注浆、各种制作方法进行了创作学习,不仅在学习方面互帮互助,生活方面也是相互帮助,更加促进了同学和同学、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在4月16日,同学们集体去了淄博周村,参观了古宅,街道,了解了山东淄博的文化历史。16号座火车顺利返回长春。此次学习使同学们更加了解、更加热爱陶瓷专业,是一次难忘的外出学习经历。
(设计学院 刘艳辉)
设计学院师生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人才培训
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人才培训是吉林艺术学院特聘硕士生导师范福安与我校设计学院共同申报的项目,此次培训旨在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能够继承弘扬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的人才,培训历时30天,我校参加人员24名(教师王斯妮、研究生4人、本科生19人),2015年3月13日从长春出发到安徽黄山, 3月16日在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开课仪式,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范福安担任培训主讲,培训班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课主要讲授了漆器的基础知识及历史价值,色彩及造型艺术,从平面到主体空间的创作理念等;实践课主要有采风、写生、制作等。学生创作漆器作品25件,4月11日郭春方副校长、董唯、宋海峰与国家艺术基金领导参加了项目验收和结业典礼,4月12日学生返回。
(设计学院 刘艳辉)
音乐学院孙冬冬副教授赴朝鲜参加文化交流演出
3月31日,我院声乐系副主任孙冬冬副教授受中国文化部委派,随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远赴朝鲜参加“欢乐春节”文化交流演出。
此次文化交流除孙冬冬副教授外,中国白玉兰京剧表演奖获得者、国际声乐大赛获奖者、长白山文艺奖获奖者等也参加了此次演出活动。
孙冬冬副教授极富表现力地演唱了《金达莱花盛开》,《举杯吧,朋友》等四首代表性作品,得到了观众们特别是中国驻朝大使李进军同志的高度赞扬。
本次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中国文化部、中驻朝鲜大使馆、朝鲜政府、驻朝中资人员的高度重视和赞扬,为中朝两国文化交流和友谊画上了色彩浓重的一笔。
(音乐学院 藏荣)
编辑:蒋明
联系电话:0431—85618338